新聞資訊
NEWS“旁邊小學9月就開學,現在拿到房子太及時了!”7月6日至7日,安徽省蕪湖市能建?瓏灣府6棟住宅樓迎來首批交付,173戶業主在盛夏時節收獲了期盼已久的高品質住宅。
高效交付顯匠心 貼心服務暖人心
交付現場,從簽到、資料審核到地產繳費、物業簽約、驗房收房,各環節銜接流暢、井然有序。為保障交付體驗,項目團隊提前制定詳盡流程與應急預案,組建快修小組隨時響應業主需求,用專業與高效讓“收房”成為一場舒心的歸家之旅。
作為中能建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蕪湖前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總承包建設的重點項目,能建?瓏灣府總用地面積2.7492萬平方米,涵蓋3棟14層、2棟19層、1棟20層住宅樓及周邊商業配套,地上建筑面積約5.0386萬平方米,地下約1.5388萬平方米,將為社會提供360套高品質住房、43套商鋪。
能建·瓏灣府位于蕪湖江北新區大龍灣片區的,毗鄰長江三橋,坐擁交通、教育、醫療、商業等優質配套。在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加持下,這片土地正加速崛起為集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生態宜居于一體的城市新區,而能建·瓏灣府“會呼吸、能發電、更節能”的綠色定位,無疑為新區建設注入了鮮活動能。
綠色科技賦能 定義品質生活新范式
“小區像被森林環抱,每口呼吸都帶著草木香!”業主李女士漫步中央綠軸時,指尖拂過修剪整齊的灌木叢,空氣中彌漫的草木清香令人沉醉。項目以超30%的綠化率構建生態基底:高低錯落的喬木舒展枝葉,四季常青的灌木勾勒自然曲線,中央會客廳的頂棚被樹木穿透,孩童嬉戲的笑聲驚起枝頭飛鳥。這幅生機盎然的畫卷,正是”頂層設計、精益管理、臻品打造”理念的生動呈現。
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的社區,更成為會”呼吸”的有機體。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滲透跑道如同綠色”聚寶盆”,默默吸納地表徑流;隱藏在綠化帶中的調蓄池可儲存200多立方米雨水,凈化后變身灌溉、洗車的”寶藏水源”。
現代簡約的建筑線條下,暗藏諸多綠色“黑科技”,50毫米厚的勻質防火保溫板為建筑穿上“恒溫外衣”,夏季阻熱、冬季鎖溫;住宅逆向12層陽臺外立面上,壁掛式太陽能集熱器與真石漆飾面巧妙融合,為業主持續供應生活熱水;樓頂427千瓦峰值容量的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達43.94萬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6噸。
從吸水路面到發電屋頂,從30%綠化率到每一處節能細節,瓏灣府讓綠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推窗即得的清新、雨天干爽的鞋底、電費單上遞減的數字,當低碳理念融入磚瓦草木,品質生活便有了更生動的注腳。
嚴控安全質量 鑄就標桿住宅硬核實力
“電梯運行幾乎沒聲音,央企造的房子就是不一樣。”業主王女士站在平穩上升的電梯里,指尖拂過轎廂壁,連反光處的接縫都平整得難尋痕跡。這份信賴,源自項目對安全質量的極致追求,從靜音電梯到毫米級誤差的墻面,每處細節都鐫刻著“安全為天、質量為本”的承諾。
清晨六點,安全員老賈已在6號樓至5號樓的責任區巡查,對講機里不時傳來各網格長的匯報聲。“工地劃分為2個網格,每個網格都有'分管領導+工程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四重把關,責任到人、追溯到崗。”項目安全部主任指著墻上的網格化管理圖介紹,實名制考勤旁的領導值班帶班表,如同無形的安全大網,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高風險作業管控中,項目為安全系緊“雙保險”。技術質量部精編方案,過程中安全交底、全程監督;危大工程專項方案需經專家組、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總包單位、監管部門多方“會診”論證,現場設立的公告牌與警示標志如哨兵站崗,完工后驗收歸檔閉環管理,全流程筑牢安全防線。
雙日生產協調會上,各部門圍著進度表高效協作。“5號樓砌體工程滯后半天,因加氣塊供應不足。”物資部當即表態:“已聯系廠家連夜調貨,明日一早補全。”這種雷厲風行的配合,源自對進度與安全的精準把控,動態調整甲供材料進場計劃、機械調配方案,確保工序銜接嚴絲合縫。正如項目經理所言:“我們要的是戴著安全帽的加速度,進度絕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
“墻面垂直度誤差0.3毫米,符合標準!”質檢員小張用靠尺貼著墻面,顯示屏上的讀數讓他松了口氣。這套“實測實量”標準貫穿施工全程,360套住宅,每套實測33個點位,從地面平整度到門窗縫隙,連開關插座標高都精確到厘米。“工人施工前必須對照8塊工藝樣板展板學標準,不合格立即返工。”技術負責人指著二次結構樣板墻介紹,墻上用紅漆標注的“構造柱馬牙槎留置規范”“砌體灰縫厚度8-12毫米”等細節,連砂漿配比都清晰注明。
業主工地開放日,準業主們手持驗房工具仔細檢查。“屋面防水做了兩層,太扎實了!”、一位建筑行業業主點贊道。更讓業主安心的是,項目邀請專業驗房師進行三輪“挑刺”,建立”紅黃藍”三色整改臺賬,確保問題100%銷項。
從靜音電梯的品牌堅守,到墻面平整度的標準意識,再到網格巡查的責任擔當,瓏灣府用鐵腕安全管理與匠心質量管理,詮釋著“標桿住宅”的深層含義,讓每個家庭住得安心、放心、舒心。
黨建引領鑄魂 打造有溫度的幸福家園
“歡迎回家!”燦爛陽光灑滿瓏灣府南大門,身著白襯衫的物業人員笑容溫暖,一聲聲問候如暖流涌入業主心田。這幅溫馨畫面,正是交付驗房時業主踏入小區的幸福場景。
交付前夕,小區里處處是忙碌身影。綠化工人為草木“梳妝”,水珠在葉片上折射出七彩光芒;項目部志愿服務隊穿梭樓宇間,擦拭窗欞、清運垃圾;1號樓架空層里,工人安裝好最后一組蹺蹺板,旁邊讀書區整齊碼放著百余冊圖書,健身區的沙袋隨微風輕晃,這些架空層的細節,從沙發坐墊軟硬度到乒乓球桌擺放角度,都凝聚著對鄰里生活的細致考量。
“架空層的設備、座椅都是黨員布置的,確保老人孩子活動安全舒適。”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指著休息區介紹。這份細致,源自“黨建紅”的全程領航:從地基開挖到封頂驗收,黨支部將“紅色引擎”嵌入施工全流程,10余名黨員、團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如鉚釘般堅守關鍵崗位——防汛時傳遞沙袋筑人墻,鋪地毯時合力確保美觀規整,裸土覆蓋時拖著綠網走遍每個角落。
“那晚電梯間合影,每個人眼里都有光。”團支部書記翻出手機照片,記錄著分戶驗收時的青春模樣。為確保360套住宅每個角落達標,9名青年團員分成6組,連續半個月在月光下奮戰。無空調的房間里,手電筒光束刺破黑暗,他們蹲地拉測繩、量數據,汗水浸透的工服能擰出水來。當最后一套住宅驗收完畢,他們勾肩搭背返回辦公室,就著月光啃大鴨腿、嗦泡面,空氣中彌漫著香噴噴的暖意。
紅色力量不僅筑牢建筑品質,更織密安全防護網。4月初,項目聯合鳩江分局二壩派出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巾幗女子反詐隊,開展“黨建引領聚合力警企共建促發展”主題宣傳活動,用鮮活案例揭露電詐套路,為工友送上“法治安全大禮包”。每年高溫季,項目發放仁丹、鹽汽水、礦泉水等防暑物資,安排樓棟長隨時補給,確保職工平安度夏。正如一位老黨員所說:“我們建的不只是房子,是能裝下柴米油鹽,更能盛下鄰里溫情的家。”
未來,漫步瓏灣府,紅色文化在傳承中熠熠生輝,架空層里孩童笑聲、健身區球拍聲、讀書角翻書聲交織成歌。這座由黨建引領澆筑的家園,正以看得見的品質、摸得著的溫暖,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愿景變為觸手可及的日常。